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同居式养老

    信息发布者:龙王堂
    2017-12-25 08:02:06   转载

    抱团养老,
    一个没怎么听说过,
    但在国外却很很流行的方式。
    等我们老了,就搬到一个地方住在一起,
    一起喝茶,种树,散步,旅行。

    美国德州四对夫妇“抱团养老”的故事,
    启迪着全球的老人,
    爱人在身边,朋友在隔壁,
    就算老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来自美国的这四对夫妻,
    是认识超过20年以上的好朋友。
    孩子们长大后,他们就买了一块地,
    建了四座小房子,住在了一起。

    是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
    他们发现了一块废弃的草地。
    靠近Llano湖泊,风光很美。

    一开始他们想着建一所大房子,
    然后四家人住在一起。
    考虑到个人空间的重要性,
    他们最后决定把这个地方打造成
    四处相连的独立房间。

    每座小屋花费4万美元,
    结构简易,容易建造,
    空间使用率很高,
    整个建筑相当低碳环保,
    有雨水收集器,还有太阳能板供电。

    小屋的内部精心设计,
    结构和工艺将美学发挥到极致,
    主人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工作或者是看书。

    而墙壁则主要以原木为主,
    设计师还特意保留了木头的纹路,
    一片温馨自然的气息,
    森林的味道让人特别安心,
    有种回归最初的感觉。

    同时不乏生活情趣,
    用的杯子都是一样的。

    看完之后你是不是心生羡慕,十分向往?
    看完美国人的“抱团”养老
    再来看看德国人的“同居式”养老:
    德国姑父前年去世,
    只留下姑妈一个人守着一间大房子过生活。
    姑妈虽有个儿子,
    但在德国,
    子女结婚后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一天早晨,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门走了进来,
    一进门就大声说:"施密特,我们‘同居’吧?"
    姑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也正有此意呢。"
    之后,他们又高兴地说了一会儿话。

    后来才知道,
    原来,姑妈口中的"同居"乃是
    现今德国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种养老模式
    ——"搭伴养老"。
    姑妈告诉我,
    他们是在老年大学里学油画时认识的,
    他就住在姑妈家附近,
    两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来,
    于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

    德国人60岁后就可以进疗养院养老,
    但很多老人十分厌倦疗养院里的单调生活,
    于是,便有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而自愿组合在一起,
    过起了"同居"的老年生活。

    在德国,除了老人与老人之间"同居"外,
    一些心态年轻的老人还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同居"。
    德国的出租屋很稀缺,
    房租也贵得吓人,
    青年人普遍遭遇"找房难"。

    于是,一些老人甘愿把自己的房子低价
    或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一起住,
    但前提是年轻人必须
    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
    比如,陪老人聊一会儿天、
    打扫花园、外出采购等等。

    如今,"让我们同居吧" ,
    已经成了德国老人最热衷的行为。
    老人之间或老人与年轻人之间
    相互帮助、相互关心,
    即使老人身体出现状况也能
    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救护,
    所以这里老人的平均寿命变得越来越长,
    德国已成为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
    大概与此有关系。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在中国是不太可能的,
    但在我国,
    “抱团养老”也慢慢的成为了一种趋势。

    大家可以择邻而居,

    与亲密伙伴,志同道合之人生活在一起。

    面朝大草坪,背依山,
    山上便是森林游步道,甘岭水库,
    能够呼吸新鲜空气,
    逛莓园、挑野菜,游农场,这都是极好的。

    养老,是一个人人都得面对的问题。
    想到以后身边的若干好友在一起,
    一道晒太阳、散步、
    聊八卦、寄养孙子孙女……
    想想都会笑起来,突然间觉得,
    “老”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