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如何科学创建特色小镇

    信息发布者:龙王堂
    2018-01-14 09:00:04   转载

    特色小镇是一种开发运营一体化、投资一体化的结构,它是城市开发的最高阶段。是一种生活追求、理念追求、哲学追求、精神追求的社会化呈现。但目前特色小镇还缺少必要的规划基础与开发理论指导,单个企业或单纯依靠政府难以独立完成特色小镇的建设、开发、运营。 政府巨大的转移付、政策扶持将被滥用 、乱用 、错用,无法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与社会力量。特色小镇将成为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有效发展与经济带动。

    特色小镇的“四特”本质

    1、产业“特” 

    特色产业+特色旅游,形成“双特产业”发展架构

    2、功能“特” 

    产城乡一体化功能聚集区、 生产+ 生活+ 生态

    3、形态“特” 

    特色风貌、特色风情、特色风尚、特色风格

    4、机制“特” 

    主办开发运营商模式——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城镇开发运营机制

    特色小镇开启的是一种中国城市化的新领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城发展模式,与景区、新城、产业园区产生强烈关联。 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景区,但更强调全域旅游与目的地架构、休闲聚集与消费聚集、互动与体验。特 色小镇不追求土地大规模开发, 而在于产业发展的拉动;不追求规模扩张效应, 而在于聚集和紧凑效应(产业要素聚集、人气聚集、消费聚集、空间紧凑) ;不追求全规模聚集, 而在于优势产业的高端要素(资本、人才、技术)聚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注重研发、营销上下产业链的贯通。

    因此,政府大力提倡特色小镇的根本意义是要完善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服务,打造城镇核心功能,推动城镇化。而企业要在协助政府实现城镇开发的基础上,获取合理盈利。从而满足就业、居住、休闲游乐及精神层面的各种需求。

    科学创建特色小镇

    1、区别对待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重点

    我国东、中、西地区条件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建制镇在地理空间上布点密集度、城镇在国内生产总值、镇区人口规模、城乡规划管理、宜居环境建设水平等方面,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这种差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地明确不同的培育重点和方向。各省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确定特色小镇发展重点。

    东部地区重点要控制规模,提升存量,防止大拆大建。如浙江经验是核心区建设控制在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控制在3平方公里。

    中部地区则重在找准产业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发展动力。

    西部地区要注重发展特色乡镇,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2、精心策划、找准定位

    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精心策划,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

    基于现状基础,充分挖掘潜力。基于小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质。如古北水镇是在本身有司马台古长城等优势旅游资源基础上,打造成为京郊最具北方特色的度假小镇。

    特色要鲜明。聚焦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如拈花小镇定位特有禅文化,打造禅意度假小镇。

    3、在现状产业基础上提升和发展

    产业有基础。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产业,不要凭空创造和引进新的产业。

    提升和发展。借势特色小镇的人气与资源集聚优势,拉动、促进小镇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打造竞争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4、严控建设规模

    规模一定要小,小才能精,小才能美。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的道路,小城镇规模较小,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反对粗放式、快速式,一窝蜂的建设。规模建设根据浙江经验,规划三平方公里,建设一平方公里。

    建设应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或脱离现有产业分布人为划定建设区,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其分布情况,尽可能连片提升和完善现有建设区。

    精心打造。特色小镇建设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和城镇化的新样板。提升、完善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小镇。

    分期建设。鼓励分期建设,反对一次成型,建一个成一个,要有高标准和长远性,可放慢建设速度但要保证质量。分期建设还可以保证特色小镇在风貌和形态上的多样性。

    5、打造地域特色的宜居环境

    有地域特色才能特。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风貌类型,材质、符号、元素等可提取和利用的要素充分,多用地方材料、符号,体现地域特色

    结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和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注重整体格局和风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风貌整体和谐统一,体现特色。景观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观打造。

    因地制宜,反对国际式和徽派的泛滥。风貌提倡地域式,反对国际式。反对整体格局、建筑风貌完全复制国外小镇。尊重本地建筑文化,发扬特色,找到文化自信。

    6、传承重塑小镇文化

    有文化才有灵魂。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需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求快往往效果不好,将文化做足,影响大且深远,可以形成很好的品牌。

    文化传承。对历史文化丰厚的小镇,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做好传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

    品质提升。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系统打造,形成文化品牌,增强竞争软实力。

    重塑精神。对于文化资源匮乏或是新建的小镇,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7、聚集人气和活力,防止鬼镇的出现

    特色小镇要注重人气和活力,要聚集一定的人口,给小镇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避免建设“鬼镇”。

    打造活力街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活力的早餐、夜宵、娱乐街区等受大众欢迎的有活力的街区。

    提升冬季的活力。北方地区特色小镇选择考虑弥补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发展全季节旅游,增加冬季项目。

    注重夜色经济打造。增加夜晚的商业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观,增加小镇活力。

    8、打造宜游宜产的旅游环境

    挖掘旅游题材。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旅游不是核心目的,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小镇会更有生命力。可将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作为旅游题材。

    对接区域市场需求,尤其大城市周边,旅游产品策划考虑外溢的功能需求。

    9、提升和共享服务水平

    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满足基础生产、生活需求以外,还应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

    服务周边村民。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

    10、构建信息通达的智慧体系

    智慧发展。互联网是最先进的代表,小城镇是传统的居住形态,二者完美结合,通过信息的便捷,释放空间对人的约束。节约人流物流,实现智慧化,更易于小城镇打造;用智慧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对接更广阔的市场,服务更多人群;用智慧系统提升镇区的服务水平,提升幸福指数,从而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

    绿色发展和生态低碳。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布局形态、建筑技术都应采用绿色化和生态低碳的发展思路和标准。基于绿色低碳和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结合的“智慧城镇”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城镇形态。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